close


  能在安平天后宮前演出/觀看這齣戲格外有意思,


  天氣很是不錯,海風吹著一身涼。

 
  改編自鄭成功、鄭經、鄭克(上臧下土)祖孫三代的故事,

  主角是鄭經之母董國太(劇中均略去人物名姓,唯有安娜夫人有名字),

  還有史載和鄭經亂倫生下兒子的(鄭經弟弟)奶媽 ←登場時即怨魂一條。

  

  整齣戲走西方宮廷華麗風,

  穿插有穿梭陰陽兩界的陰陽師(!)為化解幽魂怨氣,以高深法力相助,

  唯一看得見怨魂的可憐總管,被糾纏到不時笑鬧全場,

  最後還被先主(鄭成功)附身,亂入一段京劇...XDD

  呵,就是這麼輕鬆逗趣,贏得現場不少笑聲與掌聲~

  
  這齣戲鬼氣十足的曲調挺多的,算是一大特色,

  一開場的「陰風凜凜」還蠻不錯,

  但不知是不是麥克風收音有問題?還是尚未開嗓?

  覺得咬字發聲不太清晰,之後倒沒這問題,唱得挺好的。

  一度總管端著人蔘雞湯登場時,唸白全沒聲,

  可能是麥克風出了問題,

  緊急接來了一支無線麥克風才恢復正常。


  今晚的笑聲比昨晚《三目二郎神》還多,但劇情的緊湊度安排不如秀琴,

  依稀記得第三還是第四幕之間?

  有些橋段太輕鬆了,看得我有點分心,

  不時注意到隔壁那位坐在老婆身後,邊看戲邊餵食鹹酥雞的大哥...囧rz

   這位大哥人挺nice的,見我站著看戲個把鐘頭,

   特地挪來身旁原本放食物的空椅,拭淨後請我坐~在此拜謝!<(_ _)>

  只能說--鹹酥雞的香氣,實在太殺了!>"< 

  今晚海風不小,最後我也帶了一身燒烤的香味回家... 

    

  劇情進行到國主(鄭經)與幽魂(奶娘)相見後,

  接下來的演變就按照歷史發展了。

  看戲至此,有點後悔昨晚先google了劇情,

  若是不知本戲改編自史實,

  不抱先入為主的心情來看這齣戲,應該會有另一種驚喜吧!

  對於已熟知的歷史人物、事件,

  我實在無法跳脫既定的歷史形象,以單純的心情來觀賞這齣戲--

    太子/鄭克(臧+土)被亂棒打死 →我以扇遮擋不忍看;

    太子妃/陳永華之女自盡 →咦?!怎麼沒演出來!!! 

    國太的懊喪、追悔 →少了一點感動的fu...Orz

              未殺伯仁,伯仁確實因妳而死啊!
  
  
  最後透過神鬼的力量,

  死去的、活著的,一家人在舞台上和樂團聚了。

    

--
 ╦╦      ╦╦  ╦   ╦╦═╮  ╦╦   ╦╦  ╦   ╭╦═╮ ∵  .   ’  ★
 ║║      ║║  ║   ║║  ║  ║║   ║║  ║   ║║    ★▂█◣ˍ▂▃
 ║║      ║║  ║   ║║  ║  ║║   ║ ║ ║   ╰╩═╮▅▂▃▄▆▅▇
 ║║      ║║  ║   ║╠═╯  ║║   ║  ║║         ║▂▆▄▆◤▆▅▇
 ╩╩═╯  ╩╩═╯   ╩╩      ╩╩   ╩  ╩╩   ╰══╯ ‘. ★ ∴ ’ ★ 
@RANG、app323   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 吾輩、狼人怪盜。

--
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
◆ From: 112.105.68.242
推 vegetablepig:感謝推~一直很好奇這部戲怎麼演~雖然看慣胡撇但這次07/0709:49
→ vegetablepig:西洋宮廷風味太重...融合歌仔戲,於我來說還是怪怪的07/07 09:50
→ vegetablepig:明珠最讓我期待的還是馴夫特訓班~可惜沒跟到公演07/07 09:52
推 oklai:我也好奇馴夫訓練班,可惜也沒跟到。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               07/07 12:39
                           ^^^^^^^^^^是指《馴夫記》嗎?


  西洋宮廷風,倒覺得很適合這部改編作。
  
  一者,鄭氏三代在臺灣的經營,無異於海外王國。

  康熙平定三藩,鄭經在中國大陸的戰事失利,退回臺灣後,的確曾改制,

  故有「東寧王國」之說。

  劇中以海的這邊/彼邊來分指臺灣明遺或清國勢力,

  在熟悉歷史者看來沒有困擾,

  但不知一般觀眾是否會聯想到鄭氏三代?

  或是被逗趣的這邊/那邊搞得暈頭轉向,

  索性就不管哪一邊,只管開心地笑就好?XD

  二者,故事主角為國太、冤死的奶娘,

  既是家中女人的故事,也是後宮裡一段不為人知的幽秘往事。

  奶娘因私通太子(鄭經)生下一男孩,

  震怒的國主(鄭成功)隔海下令處死奶娘與嬰孩。
  (P.S.鄭經在廈門胡搞,鄭成功當時人在臺灣。

  奶娘身死化怨魂,卻不知親生子是否與她同赴幽冥,

  十八年來徘徊不去,只為解開這個謎,

  可惜宮廷裡沒有人看得見她,除了局外人的總管。

  透過陰陽師的幫助和脅迫總管穿針引線,

  最後奶娘才確知孩子以國主(鄭經)之義子身份尚存活人間,
                   ^^^^
                   因為唸白有時沒聽清,
                   不確定劇中是否提到太子乃螟蛉子身分,
                   但太子確實有稱呼兩位公爺為義叔。

  也就是現任太子(克臧+土)。

  雖是宮廷劇,但宮廷政爭的部分並未明確演出,

  只在雙方言詞裡透露出對彼此的不滿。

  引爆悲劇的雖是叔、孫爭權,

  但國太召見孫兒(克臧+土)一事,確是太子致死因所在。

  轉換史實為戲劇,它是家庭悲劇,也是宮闈血案。

  也因改編自歷史,為了營造戲劇效果,

  奶娘尋子的懸念便成了貫串整個悲劇的主線之一,

  最後在國太自承下,觀眾才明白--

  十八年前是她背著國主護全了這個孩子,

  十八年後也是她誤判情勢,讓這個孩子血灑宮廷。

  此外,

  陰陽師讓奶娘由怨魂變身歡喜鬼,

  歡喜鬼和總管的互動等等,為觀眾帶來了笑聲,

  呈現了胡撇戲的特色,也調節著戲劇的節奏,

  在幽冥界眾人的串場下,讓整齣戲的調性不致太沉重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風地觀 的頭像
    風地觀

    風地觀

    風地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