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是年紀太小就看完1983版《神鵰俠侶》港劇,只記住陳龍兒與劉楊過的深情款款,近日偶然間看了2014版《神鵰俠侶》(青春偶像古裝劇),這才注意到少時無甚留心的耶律齊與郭芙,二十年後再翻《神鵰俠侶》、重讀耶律齊,這好青年的形象和令人喜愛之處才逐漸清晰起來。
耶律齊出場於《神鵰俠侶》(以下文本討論主要據遠流二版)第九回,此後分別見於第十(群鬥李莫愁)、二十九至三十二(隨黃蓉等人赴終南山及絕情谷)、三十五至三十七(丐幫大會)、三十九至四十回(襄陽大戰)。
出現在其他言談或故事人物的回想中,見於《神鵰俠侶》第十九(楊過)、三十三(作者記述)、三十四回(郭襄)及《倚天屠龍記》第一(郭襄)、三十三回(作者記述)。
(一)慷慨豪俠
出自第九回,完顏萍刺殺耶律楚材不成,經楊過授計後再度向耶律齊討教。
在這電光石火的一瞬之間,耶律齊心中轉了幾轉:「定須救她?但她是在騙我用左手,我一使上左手,這條命就是交給她了。大丈夫死則死耳,豈能見死不救?」楊過逆料耶律齊的心思,只要突然出此三招,他非出左手相救不可,那知陸無霜從中搗亂,竟爾搶先提醒。本來這法子已然不靈,但耶律齊慷慨豪俠,明知這一出手相救,乃是自捨性命,危急之際竟然還是伸出左手,在完顏萍右腕上一擋,手腕翻處,奪過了她的柳葉刀來。
二人交換了這三招,各自躍後兩步。耶律齊不等她開口,將刀擲了過去,說道:「你已迫得我用左手,你殺我便是,但有一事相求。」完顏萍臉色慘白,道:「甚麼事?」耶律齊道:「求你別再加害家父。」完顏萍「哼」了一聲,舉起刀來,燭光下只見他神色坦然,凜凜生威,見到這般男子漢的氣概,想起他是為了相救自己才用左手,這一刀那裏還砍得下去?(P378)
(二)容色威嚴,沉毅厚重
出自第十回,在武關的酒樓與李莫愁惡鬥。
眾人各出全力,自酒樓鬥到街心,又自大街鬥到荒郊。楊過不住叫嚷:「親親媳婦兒,親親好妹子,走得越快越好。耶律師妹、青衫姑娘,你們快走罷,咱兩個漢子死不了。」耶律齊卻一言不發,他年紀只比楊過稍大幾歲,但容色威嚴,沉毅厚重,全然不同於楊過的輕捷剽悍、浮躁跳脫。二人斷後擋敵,耶律齊硬碰硬的擋接敵人毒招,楊過卻縱前躍後,擾亂對方心神。(第十回,P394)
李莫愁見他此招一出,就知是個勁敵,於是跨步斜走,拂塵後揮。耶律齊但見灰影閃動,拂塵絲或左或右、四面八方的掠將過來,他接戰經歷甚少,此時初逢強敵,當下抖擻精神,全力應付。剎時之間二人拆了四十餘招,李莫愁越攻越近,耶律齊縮小劍圈,凝神招架,眼見敗像已成,但李莫愁要立時得手,卻也不成。她暗暗讚賞:「這小子果是極精純的全真武功,雖然不及丘王劉諸子,卻也不輸於孫不二。全真門下當真是人才輩出。」
又拆數招,李莫愁賣個破綻。耶律齊不知是計,提劍直刺,李莫愁忽地飛出左腳,踢中他的手腕,耶律齊手上一疼,長劍脫手,但他雖敗不亂,左手斜劈,右手竟用擒拿法來奪她拂塵。李莫愁一笑,讚道:「好俊功夫!」只數招間,便察覺耶律齊的擒拿法中蘊有餘意不盡的柔勁,卻是劉處玄、孫不二等人之所無,心下更是暗暗詫異。(第十回,P392)
(三)聰穎強毅,練功甚勤
出自第二十九回,耶律齊等少輩隨黃蓉至全真教,他見到了師父周伯通。
耶律齊上前磕頭,說道:「師父,弟子磕頭,您老人家萬福金安。」周伯通笑道:「免禮平身!你小娃兒也萬福金安。」
眾人一聽,都感奇怪,想不到耶律齊竟是周伯通的弟子。這老頑童瘋瘋顛顛,教出來的徒弟卻是精明練達,少年老成,與他全然不同。丘處機等見師叔門下有了傳人,均甚高興,紛紛向周伯通道賀。郭芙這時方始省悟,那日母親與耶律齊相對而笑,便因猜到他師父是老頑童之故。(P1169)
原來耶律齊於十二年前與周伯通相遇,其時他年歲尚幼[案:13歲],與周伯通玩得投機,老頑童便收他為徒。所傳武功雖然不多,但耶律齊聰穎強毅,練功甚勤,竟成為小一輩中的傑出人物。只是周伯通見他規規矩矩,不是小頑童模樣,心中終覺有憾,因此不許他自稱是老頑童的嫡傳弟子。事到如今,想賴也賴不掉了。(P1170)
(四)性子剛直,不願飾詞討好
出自第三十一回,黃蓉等一行人在絕情谷與裘千尺周旋時,郭芙因聽膩煩聽的盡是些舊事而溜出大廳,在外面與陸無雙起了口角,還因此與師叔程英鬥上一場。
程英夾在中間,眼見長劍遞到,伸出三指,搭在劍刃的平面,向旁輕輕一推,將長劍蕩了開去,勸道:「表妹,郭姑娘,咱們身處險地,別作這些無謂之爭了。」
郭芙挺劍刺出,給她空手輕推,竟爾盪開,不禁又驚又怒,喝道:「你要幫她是不是?好好好,你們兩個對付我一個,我也不怕,你抽兵刃罷!」說著長劍指著程英當胸,欲刺不刺,靜待她抽出腰間玉簫。
程英淡淡一笑,道:「我勸你們別吵,自己怎能會也來爭吵?耶律兄,你也來勸勸郭姑娘罷!」耶律齊道:「不錯,郭姑娘,咱們身在敵境,還是處處小心為是。」郭芙急道:「好啊,你不幫我,反而幫外人。」她見程英淡雅宜人,風姿嫣然,突然動念:「難道他是看上了她?」耶律齊半點也沒猜到她的念頭,續道:「那慈恩和尚有些古怪,咱們還是瞧瞧令堂去。」
陸無雙只聽得郭芙一句話,見了她臉上神色,立刻便猜到了她的心事,說道:「我表姊相貌比你美,人品比你溫柔,武功又比你高,你千萬要小心些?」這四句話每一句都刺中了郭芙的心事,她心頭一震,問道:「我小心些什麼?」陸無雙冷笑道:「除非我是傻瓜,我才不歡喜表姊而來歡喜你呢!你橫蠻潑辣,有什麼好?」這兩句話說得過於明顯,郭芙如何能忍?長劍晃動,繞過程英,向陸無雙脅下刺去。
她這一招叫作「玉漏催銀箭」,是黃蓉所授家傳絕技,劍鋒成弧,旁敲側擊,去勢似乎不急,但劍尖籠罩之處極廣,除非武功高於她的對手以兵刃硬接硬架,否則極難閃避。程英眉頭一蹙,心道:「這位姑娘怎地盡使這等凶狠招數?我表妹便算言語上得罪於你,終究不是死仇大敵,怎可不分輕重的便下殺手?」好在黃藥師也傳過她這路劍法,於此一招的去勢瞭然於胸,當下勁蓄中指,待郭芙劍劃弧形,錚的一聲響,已將長劍彈落於地。
這一彈程英使的是「彈指神通」功夫,但所得力純在巧勁,只因事先明白對手劍路,恰於郭芙劍上勁力成虛的一霎之間彈出,否則她兩人功夫只在伯仲之間,單憑一指之力,可不能彈去郭芙手中兵刃。她跟著左足上前踏住長劍,玉簫出手,對準了郭芙腰間穴道。彈劍、踏劍、指穴這三下一氣呵成,郭芙被她一佔機先,處境登時極為尷尬,如俯身搶劍,腰間數處大穴非有一處給點中不可,但若躍後閃避,長劍是給人家奪定了。她武功雖然不弱,臨陣經驗卻少,一時之間俏臉脹得通紅,打不定主意。
耶律齊喝道:「喂,這位姑娘,你把我的兵刃踏在地下幹麼?」側身長臂,來抓玉簫。程英手臂回縮,轉身挽了陸無雙便走。郭芙忙搶起長劍,叫道:「慢走,你我好好比劃比劃。」陸無雙回頭笑道:「還比劃……」程英手臂一抬,帶著她連躍三步,二人已在數丈開外,陸無雙那句話沒能說完。
耶律齊道:「郭姑娘,她僥倖一招得手,其實你們二人勝敗未分。」郭芙恨恨的道:「是啊,我劍劃弧形,尚未刺出,她已乘虛出指。看不出她斯斯文文的卻這麼狡猾。」耶律齊「嗯」了一聲,他性子剛直,不願飾詞討好,說道:「這位程姑娘武功不弱,下次如再跟她動手,不可輕敵。」
郭芙聽他稱讚程英,眉間掠過一陣陰雲,忍不住衝口而說:「你說她武功好嗎?」耶律齊道:「是。」郭芙怒道:「那你不用理我,去跟她好啊。」說著轉過了身子。耶律齊急道:「我勸你不可輕敵,要你留神,那是幫你呢,還是幫她?」郭芙聽他話中含義確是回護自己,不由得一笑。耶律齊道:「我不是幫你奪劍麼?你還怪我嗎?」郭芙回過頭來,說道:「怪你,怪你,怪你!」臉上卻堆滿了笑意。(P1250-1251)
(五)行事穩健持重
出自第三十六、三十七回,此時耶律齊已年屆四十一,少時「沈毅厚重」的性格,歷經磨鍊後,更是「行事穩健持重」。然而,在丐幫大會中,面對何師我的言語相激,不僅梁長老胸中怒火升,連他也難得生氣了。
何師我不再理她,轉頭道:「梁長老,弟子倘若勝了耶律大爺,這幫主便由弟子來當,是不是?還是等到有人獲棒殺仇,再來奉他為主?」梁長老見他越來越狂,胸中怒火上升,說道:「不論是誰,他若不能戰勝群雄,那就當不上幫主,日後若不能獲棒殺仇,終也是愧居此位。耶律大爺若是當了本幫之主,那兩旁件大事他不能不辦。但如勝不過何兄弟,他又焉能得任此位?」何師我大聲道:「梁長老此言有理,小人便先領教耶律大爺的手段,再去尋棒鋤奸。」言下之意,竟是十拿九穩能勝耶律齊一般。
耶律齊行事自來穩健持重,但聽了何師我這些話,心頭也不禁生氣,說道:「小弟才疏學淺,原不敢擔當幫主的重任。何兄肯予賜教,那好得很。」何師我冷冷的道:「好說,好說。」(第三十六回,P1495)
除了上述幾點明顯是作者賦予耶律齊的人格特質,還有一些不屬於直筆記敘,而是描寫耶律齊內在的心理狀態、外在的言行舉動,可與前五項性格對照來看,比如:對喜歡的女孩「不願飾詞討好」的謹言態度,在第二十九回隨李莫愁潛入古墓尋找郭襄時,有這麼一段描寫,他對於自己不確信的事物並不作多餘的回應:
武三通驚道:「李莫愁!」郭芙叫道:「不,是僵屍!李莫愁怎會在石棺之中?」耶律齊「嗯」一聲,並不接口。他不信世上竟有甚麼鬼怪,但若說是李莫愁,卻又不合情理,她明明和自己一起進來,楊過和小龍女卻已在古墓多日,她怎麼會處於楊龍二人身下的棺中?(第二十九回,P1191)
剛直無飾的一面,在十六年後依然如此。第三十六回的丐幫大會中,耶律齊為何師我使計打敗,敗則敗矣,坦然認輸。當達爾巴逼戰何師我時,他仍上前義助這位打敗他的「丐幫兄弟」,甚至在第四十回的襄陽大戰中,他追隨著楊過向蒙哥疾馳而去時,儘管「心下驚訝」仍然一往無前。
郭芙見丈夫跌下台來,驚怒交迸,忙搶上去護持。梁長老等明知何師我暗中行詐,然無法拿到他的證據,同時兩人一齊受傷帶血,也不能單責那一個違反了「點到為止」的約言,看來兩人都只稍受輕傷,但耶律齊被擊下台,這番交手顯是輸了。
郭芙大不服氣,叫道:「這人暗使奸計,齊哥,上台去跟他再決勝敗。」耶律齊搖搖頭道:「他便是以智取勝,也是勝了。何況縱然各拚武功,我也未必能贏。」(第三十六回,P1498)
耶律齊雖給何師我使詐擊下高台,但他已立志承繼岳母的大業,決為丐幫出力,眼見何師我給達爾巴逼得手忙腳亂,大聲喝道:「何兄勿慌,我來助你!」縱身竄向台邊。(第三十七回,P1504)
小龍女、耶律齊、郭芙、郭襄四人緊隨其後。楊過對著蒙古大汗的九旄大纛,疾馳而去。耶律齊吃了一驚,心想蒙古大汗親臨敵前,定然防衛極嚴,精兵猛將,多在左右,自己這百餘人衝了過去,豈非白白送死?但想自己這條命是楊過救的,真所謂水裏水裏去,火裏火裏去,他要到那裏,便跟到那裏,何必多言?(第四十回,P1622)
「何必多言」似乎可算是反映耶律齊「沉毅厚重」的外顯特質。第二十九回在古墓為李莫愁所困進退維谷,郭芙與武氏父子言語不快,鬧將得喧騰,耶律齊兀自靜默,在吵鬧聲中聽見了隱微不顯的嬰兒哭聲。
武氏兄弟和郭芙重會以來,各懷心病,當和耶律兄妹、完顏萍等在一起之時,大家有說有笑,但從不曾相互交談,這時武修文聽她出言搶白父親,忍不住道:「咱們到古墓中來,是為了救你妹子,既然不幸遭難,大家一起死了便是,你又發甚麼小姐脾氣了……」他還待要說,武敦儒叫道:「弟弟!」武修文這才住口,他說這番話時心意激動,但話一出口,自己也是大為詫異。他從來對郭芙千依百順,怎敢有半分衝撞,豈知今日居然厲聲疾言的數說她起來?
郭芙也是一怔,待要還嘴,卻又說不出甚麼道理,想到不免要生生悶死在這古墓之中,從此不能再見父母之面,心中一痛,黑暗中也看不清周遭物事,伏在一塊甚麼東西上面,嗚嗚咽咽哭了起來。武修文聽她哭泣,心中過意不去,說道:「好啦,是我說得不對,跟你陪不是啦。」郭芙哭道:「陪不是又有甚麼用?」哭得更加厲害起來,順手拉起手邊一塊布來醒了醒鼻涕,猛地發覺,原來是靠在一人的腿上,拉來擦鼻涕的竟是那人的袍角。
郭芙一驚,急忙坐直身子,她聽武三通父子都說過話,那三人都不是坐在她身邊,只有耶律齊始終默不作聲,那麼這人自然是他了。她羞得滿臉通紅,囁嚅道:「我……」
耶律齊忽道:「你聽,甚麼聲音?」四人側耳傾聽,卻聽不到甚麼。耶律齊道:「嗯,嗯,是嬰兒啼哭。郭姑娘,定是你的妹子。」這聲音隔著石壁,細若遊絲,若不是他內功修為了得,耳音特強,決計聽不出來。(第二十九回,P1184)
第三十二回裡,當楊過將半枚絕情丹擲下萬丈深谷時,少輩聚在一起熱烈討論時,耶律齊也在場,但作者點名「七張八嘴的詢問議論」的年輕人偏少了他一個,或可見出他罕發議論(不愛八卦)的性格。
這一下變故人人都是大出意料之外,一呆之下,齊聲驚呼。
小龍女知他決意與自己同生共死,心中又是傷痛,又是感激,惡鬥之後劇毒發作,再也支持不住,身子微微一晃,暈倒在楊過懷中。
郭芙、武氏兄弟、完顏萍、耶律燕等不明其中之理,七張八嘴的詢問議論。(第三十二回,P1297)